為達到應用情境的傳輸需求,下世代無線技術的能力指標,需要從基地臺可提供多少使用者或裝置接取上網、在行動狀態(tài)下接取網路的穩(wěn)定度,以及支援IoT前端感測器傳訊需求與特色等面向考量,進而衍生出六個基本效能的量測項目,包括使用者端資料傳輸的速度、基地臺可支援的連線數跟資料傳輸量、裝置在高速移動狀態(tài)下的連線品質、傳輸資料的延遲時間,以及上網尖峰時刻網路需要維持的傳輸量跟傳輸速度等。
國內廠商需關注兩個部份:
第一、就是快速掌握并布局新技術議題,包括針對小型基地臺機制與效能的改善、使用多個載波傳輸資料的相關技術、FDD/TDD協作分流機制、4G-LTE與Wi-Fi協同分流的機制、D2D機制在公眾安全領域面向的應用,及資料資訊安全保護機制等。
另外,臺灣廠商也不能降低對4G-LTE技術的關注程度,因為3GPP 討論下世代行動無線技術時,仍不斷更新強化4G-LTE系統(tǒng)架構、運作功能與服務機制,甚至會與未來5G技術規(guī)格產生連動影響,包括頻段規(guī)劃、編解碼技術、天線技術及通道接口機制等。許多新興技術議題正在興起,國內學研界應關注這些熱點技術的研發(fā)動態(tài)與全球營運商布局趨勢,才能及早投入資源布局,順利銜接到下世代行動通訊技術,搶占先機。
另為瞭解全球不同廠商在RAN及SA議題的規(guī)劃與布局,國內廠商應參與3GPP預定今年6月在南韓舉辦的RAN/SA Workshop,及時掌握繼2015年RAN Workshop on 5G之后,下世代行動通訊技術(5G)在RAN跟SA間協同運作機制的設計動向,盡快知悉3GPP制定5G技術的動向,對推動國內整個產業(yè)鏈的發(fā)展將產生關鍵的影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