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當(dāng)采用示波器進行測量時,由于示波器的輸入電阻和寄生電容,會使得此時的等效電路圖如下圖所示:
圖 6 探頭接入等效示意圖
可以看出,此時測量點電壓為:V_out=V_sig×(R_L ||R_in ||(1/(C_in×s)))/(R_L ||R_in ||(1/(C_in×s))+R_s );
其中R_in為輸入阻抗,C_in為寄生電容,s代表頻率。可以看出,此時測試點的電壓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變化,這導(dǎo)致了探頭接入前后,信號本身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改變。通過公式可以看出,R_in越大,對信號影響越小。而1/(C_in×s)這項是寄生電容與測量信號頻率的乘積的倒數(shù),當(dāng)測試信號頻率越高,則這項的影響就越大,要想降低該項的影響,只能盡量降低寄生電容C_in的容值。
下圖為×1探頭的模型:
圖 7 ×1探頭模型圖
由于探頭一定要有一段線,否則將不方便測量,而且線的長度一般都會超過1米。這導(dǎo)致了其寄生電容非常大,大約為100pF左右。在測量高頻信號時會產(chǎn)生了很大的負載效應(yīng)。我們再來看一下×10的探頭模型:
圖 8 ×10探頭模型圖
可以看出,×10探頭的輸入電容C_in是10pF與后面電容的串聯(lián),按電容串聯(lián)公式計算可知,C_in一定是小于10pF的,遠小于×1探頭的輸入電容,且Rin已經(jīng)增加到10MΩ。所以×10探頭就有更小的寄生電容,更高的輸入電阻,從而大大減小了探頭的負載效應(yīng)。
所以測量高速信號時,需要選擇×10或者更高衰輸入阻抗的探頭。
三、接地方式的選擇
傳統(tǒng)的使用習(xí)慣上,示波器的接地方式就是那根長長的接地夾線。這種接地方式,確實是一種簡單方便的接地方式,但是卻并不是一種嚴謹?shù)?、準確的接地方式。
圖 9 接地夾線示意圖
由于地夾線比較長,其會形成一個寄生電感L_gnd,隨著夾線的增長,這個電感也會增大,而這個回路電感會和示波器探頭的輸入電容C_in產(chǎn)生諧振。這就導(dǎo)致示波器的幅頻特性變得不平坦,導(dǎo)致測量不準確。下圖為使用接地夾時的等效電路。
圖 10 接地夾線等效電路圖
下圖為用該等效電路仿真出的頻譜特性曲線:
圖 11 頻譜特性曲線圖